首页 » 保健养生 » 正文

头晕目眩是咋回事 什么原因引起的

2018-07-04 19:15:43 451浏览

头晕目眩是咋回事 什么原因引起的

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,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会经历此症。

一、眩晕和头晕的区别

眩晕是指患者对自身或外界物体产生运动性幻觉,患者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呈旋转、摇晃、倾斜或升降等运动。常伴有恶心、呕吐、耳鸣和出汗等一系列症状。

头晕是指患者感觉头重脚轻,站立或行走不稳,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,临床上应注意鉴别。

二、病因与分类

(一)前庭系统性眩晕:又称为真性眩晕,是眩晕的主要原因,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。

周围性眩晕:

主要是指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眩晕,眩晕感严重,持续时间短,常见于梅尼埃病、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、前庭神经元炎。

中枢性眩晕:

主要是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及脑部疾病引起的眩晕,眩晕感可较轻,但持续时间长,常见于椎——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、脑干小脑梗死、小脑出血等病。

(二)非前庭系统性眩晕:又称假性眩晕,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、头重脚轻、站立行走不稳,通常无外界环境或自身旋转感或摇摆感,很少伴有恶心呕吐。常由眼部疾病(眼外肌麻痹、屈光不正、先天性视力障碍)、心血管疾病(高血压、低血压、心律不齐、心力衰竭)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(低血糖、糖尿病、尿毒症)、中毒、中暑、感染和贫血等疾病引起。

三、常见眩晕的临床表现

(一)梅尼埃病:发病以中年人多见,10岁以下儿童少见,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。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,伴有耳聋、耳鸣、耳闷,可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出冷汗、面色苍白、四肢冰凉等症状。耳聋多为单侧,早期有听力波动,可恢复正常,有15%~20%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。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,早期伴随眩晕缓解耳鸣可消失,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。

(二)前庭神经元炎: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。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。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,持续数日或数月,活动时症状加重。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。无听力改变,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。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,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。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,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;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。

(三)突发性耳聋伴眩晕: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多见于30~50岁。病因不明,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、血管病变、窗膜破裂引起。患者突发一侧耳鸣、耳聋,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、呕吐。病情似梅尼埃病,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,以后无反复发作。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。伴眩晕者,前庭功能可有损害。

(四)迷路震荡:多由于头外伤引起,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,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,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。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、恶心、呕吐,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。耳科检查时,部分患者可见伴有鼓膜外伤,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。

(五)迷路炎: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,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,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。此时患者除耳漏外,会伴有耳鸣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及听力下降,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。迷路有瘘孔时,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,眼震更加明显,即瘘管试验阳性。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,眩晕严重,持续存在,听力可下降为全聋,自发眼震转向健侧,患侧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反应消失。

(六)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:又称内耳耳石症,是眩晕常见的病因。发病年龄为11~84岁,平均年龄54岁,女性多于男性。患者处于特定的头位或体位时,如头后仰或侧卧位时突发或诱发眩晕伴眼震。眩晕历时短暂,数十秒至数分钟,可伴有恶心呕吐,不伴听力下降。体位诱发试验(如Dix-Hallpike试验)阳性可以确诊。呈良性或自限性病程,多于数天或数月后渐愈。

(七)颅内肿瘤:包括后颅窝听神经瘤、脑干肿瘤、小脑肿瘤、第四脑室肿瘤。第四脑室肿瘤当头位改变时,突发眩晕,其余为非阵发性,呈缓慢进展。伴有头痛、呕吐、面瘫、听力下降、走路不稳、肢体笨拙或肢体瘫痪。头颅CT或MRI有助于确诊。

(八)小脑脑干梗死:多见于中老年患者,既往多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心脏病、房颤等病史。急性起病,表现为眩晕、动作笨拙、行走不稳、言语不清、饮水呛咳、感觉障碍、肢体瘫痪等。

(九)小脑出血:常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,常表现为剧烈眩晕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血压增高,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、昏迷。

标签: 眩晕